這里寫上圖片的說明文字(前臺顯示)

1920_300px;

讀《論語別裁》里仁第四有感

來源:敦煌公司    作者:熊秀霞    時間:2018-8-31

馮友蘭曾說:“孔子對于中國文化之貢獻,即在一開始將原有的制度,加以理論化,與以理論的根據(jù)”。而孔子所給予原有制度的“理論的根據(jù)”不是別的,正是仁!皩W而時習之”,學什么?其中心就正是這個“仁”字。

在此篇,檢驗自己是否達到“仁”的境界,可以看自己對待不仁的人,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態(tài)?正好應對:“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!蔽覀儗W習傳統(tǒng)文化越久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學習——改過,是一個不斷循環(huán)的過程,這個過程循環(huán)的速度,就代表了我們自己的成長速度。

所以,對于“仁”者而言,任何時候都是在學習成長的。因為當對方有值得學習的地方,我們給予贊嘆。同時,銘記于心,自己也要看齊,而當看到對方有過錯,這又是一個檢視自己的機會,勇于改錯。同時,還要協(xié)助對方改錯。

現(xiàn)在我們身邊充滿了利益,那我們要采取什么方式來對待呢?如果基于利害做人做事,最后招來的是怨恨。那有人會問,現(xiàn)在這個社會,就像做事情,要有一定酬勞才能生存,那這樣算是“以利害相交”嗎?

其實,孔子并沒有告訴我們,做事情不要任何回報。而只是說我們“取之有道”,而不違背“仁”。我們要以做事情為出發(fā)點,從本心出發(fā)。就像企業(yè)做產品、經營,本心如果只是賺取客戶的錢,而不注重產品和服務質量,就是小人喻于利;如果本心是生產利益客戶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,從而得到合理的報酬,這就是君子喻于義。同樣做一件事情,當我們的出發(fā)點不同時,我們付出的努力、用心是不同的。

我們只有多體會歷史、多體會人生,才能做到隨時隨處居于“仁”的境界。人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,不斷地力行,不斷地改錯,如此循環(huán),才能慢慢理解人生的道理,也是學習其樂不窮的根本。

上篇:

下篇:

友情鏈接
icon
100_100px;